“立足儿童视角,聚焦活动观察”——江北新区课程游戏化领衔园第三小组教研活动
初夏清浅,花果正浓,5月22日上午,江北新区课程游戏化第三组在南京市鼓楼幼儿园江北新区分园拉开了教研的序幕。本次活动邀请了南京市教研室俞洋老师、江北新区教研员金琴华老师以及江北新区课程游戏化三组成员参加。
首先,由鼓幼江北分园张梅老师组织开展了微型沙龙《从“安排”到“选择”:幼儿园游戏资源教师本位向儿童本位的转变》。
幼儿游戏从“安排表”到“选择表”的转变,也正体现了教师理念的转变。梁芳、张沁芸、吴蒙娇、阮晶晶、朱佳瑜和宋吉慧6位老师在张梅老师的引领下,经过现场的研讨和头脑风暴,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多角度阐释了这一转变为幼儿带来了持续学习、深度学习,为幼儿提供了混龄游戏的机会,“儿童教儿童”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接着,大家观摩了鼓幼江北分园魏凡老师执教的大班社会活动《我的晚间计划》。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层层递进的活动环节以及紧跟时事的幼小衔接话题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老师们结合观察记录表分组定点观摩了两组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一组是中班玩水游戏,还有一组是“大带小”大班和小班混龄玩泥游戏。
观摩结束后老师们进行了现场研讨,运用海报和观察记录等方式对上午三项活动作出了点评与反思,进行了分享交流。
最后,俞洋老师就以上活动做出了点评。
她指出要让教研看得见,今天的微型沙龙给老师们带来了启示,教研的形式应当是多样的。现场研讨很重要,研讨后的整理更重要。户外游戏的三个阶段:要先在户外玩,然后要好玩、玩的有趣,最后是玩好、玩的有质量。当然,在关注户外游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室内游戏的重要作用,要注重平衡性。社会活动中记录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经验提升的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要体现层次的推进性和经验提升的不同通道。
本次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在研讨、交流、反思的过程中对幼儿游戏的开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每次教研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每次碰撞都会有一份新的收获,教研探索之路很长,需要我们踏实走好每一步,秉持游戏精神,多体验多思考,在教研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