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好!鼓楼幼儿园江北新区分园 欢迎您 !

您的位置:首页 >园所动态>对外交流>详细内容

对外交流

聚焦儿童本位,研讨共促成长
——王海英教授赴园儿童海报培训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1 11:33:46 浏览次数: 【字体:

儿童海报能激发儿童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且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和深度学习的敏感性。为了让教师们更加深入认识和了解儿童海报的类型及意义,更好地利用儿童海报帮助幼儿学习和发展,2023年11月15日,鼓幼江北新区分园特邀南京师范大学王海英教授来园进行《儿童海报在主题活动中的探索性运用》的专题培训。

首先,老王海英教授在讲座中,将儿童海报这个概念放到完整的幼儿一日活动中去,让老师首先明晰“儿童海报”这个话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解探索儿童海报可以带来什么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王教授为老师们梳理了儿童海报的核心内涵、基本类型及多元意义,以“儿童海报”为切入点,展示儿童主参与幼儿园物理环境的准备和改造,在此基础上促进儿童对环境的掌控感以及深度学习,从而指出儿童海报是幼儿园环境变革和课程变革的杠杆。王教授还提出“儿童本位”的观点,指出儿童应该“被看见”“被看懂”。儿童海报是以儿童为叙事主体,通过独特的表征方式记录和呈现自己对主题活动的认识,是他们学习的轨迹,既有精彩瞬间的记录,又有解决的方法和策略。

其次,为深入理解儿童海报在主题活动中的运用,王教授从“儿童海报如何在主题前中后加以运用”、“怎么样运用儿童海报记录主题实施推进的过程”以及“如何依托儿童海报进行儿童经验的积累”等三大部分内容阐述了如何呈现儿童本位的主题海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儿童海报的生动图片、视频案例,让我们切实了解了儿童学习的逻辑,即“问题——探索——方法——策略”,更加关注幼儿探究的过程、表征记录,重视儿童海报在推动主题活动中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最后,教师们根据当下的工作遇到的问题,通过年级组汇总的方式向王海英教授提出自己的困惑。小班:活动中基本以老师为主导,小班幼儿经验水平有限不会画也不会说。中班:幼儿选择海报的形式要素过于复杂,与既定绘画主题及时间产生冲突。大班:当下开展双年展时期,在作品优先的情况下该如何以儿童海报的方式的呈现儿童与色彩、门之间碰撞的故事。王教授也给出了她的见解,小班:针对幼儿的兴趣,从幼儿的年龄出发,鼓励幼儿简单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留下思考的痕迹即可。中班:在不妨碍集体利益的情况下,应当以儿童优先。大班:现在开展的双年展是以幼儿艺术作品为主的结果导向,可以聚焦幼儿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用儿童海报形式呈现幼儿阶段性的复盘与整理,以及主题后的幼儿经验的总体性复盘。

通过此次王海英教授对“儿童海报”深层次的解读,老师们知道了真正的儿童海报不是老师自己绞尽脑汁的成果展现,而是在儿童与资源碰撞中自然生成的,是儿童经验的获得和梳理的体现。老师们将在持续探寻儿童海报的同时,切实回归儿童立场,将活动主动权真正还给儿童,站在幼儿身后,成为他们坚定的支持者,与儿童共成长。(撰稿:侯悦;审核:张梅 推送:王晓敏)

b65704c69c7e46e698d623ea81c6918c.jpg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