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好!鼓楼幼儿园江北新区分园 欢迎您 !

您的位置:首页 >园所动态>科研天地>详细内容

科研天地

基于儿童视角,共探沙水游戏——游戏教研组6月教研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21 08:48:17 浏览次数: 【字体:

沙水是大自然赐给孩子的礼物,是孩子身边最直接、最常见、最易于感知的天然材料。为更好的支持教师科学规划及投放适合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沙水区材料,解决如何在沙水区活动中观察儿童、支持儿童、引导儿童的探索与发展等问题。2023年6月16日,南京市鼓楼幼儿园江北新区分园游戏教研组开展了“基于儿童视角,共探沙水游戏”的研讨活动。

活动伊始,游戏组组长梁芳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要任务。本次活动教师们将围绕近期幼儿在沙水区的游戏情况,以海报、视频、照片或PPT的形式进行交流,站在儿童视角,共探沙水游戏。

玲玲老师认为在户外游戏中,教师要关注儿童的问题意识,鼓励、引导其大胆提问提升问题的记录意识,为其后续主动学习搭建桥梁。可在环境中巧设“问题板”,预设“我的问题”“我有办法” “分享结果”等模块,引导和鼓励幼儿将遇到的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图案、文字、符号等方式进行记录,幼儿针对自己或同伴的问题,可通过独立思考或与同伴讨论等方式,寻找解决的方法,将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我有办法模块中,再根据提示去尝试探索,最后确定真正有效的办法,不断提升游戏水平。

张玥婷老师指出在自主游戏中,幼儿对沙池有浓厚的兴趣,玩沙给幼儿带来多方面的发展,在玩沙中练习手的协调性促进手部肌肉的发展。在玩沙的时候,幼儿用力拍打沙子或用铲子将沙铲起,这个动作可以发展孩子的手腕精细动作,熟练肢体协调,也可以控制手部肌肉的动作。不仅促进身体的发展,也促进了大脑的发展,小朋友们对沙池游戏充满了兴趣,每次进行户外活动大家都饱含热情。下学期我也将继续引导孩子们探索沙水区,依托孩子们的兴趣点,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的创造性,玩出不一样的真游戏,让孩子们畅玩游戏,快乐成长。

马艳老师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幼儿借助玩沙玩水的工具或材料,在游戏的情境中受内在的兴趣的驱动,对沙水进行自主操作和探索。沙水游戏对幼儿的想象力、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和协商、合作的能力都具有全面的提升与发展。教师放手让幼儿自由探索,在此基础上细致观察,努力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让幼儿自由游戏。

宋吉慧老师:管子、铁锹、水桶、沙子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小五班的宝贝们从开始时的独立游戏,简单的挖洞填坑,慢慢的变成了同伴互动,合作游戏。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偶然的机会,有人将管子立在沙子里,将水浇在沙子上。变成了“火山岩浆”。于是一场搭建“火山”的沙水游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大家通过模仿提升游戏水平,利用儿童海报整合游戏经验。在探索、交流、比较、发现中大家开展真正的游戏,体验真正的快乐,感受真正的童年!

在皇甫倩雯老师的分享中,看到了幼儿专注和持久的表现,反映了他们对沙水游戏的乐趣已经从对工具的探索,转向对沙水性质的探索,通过发现问题、提出方法、实践验证,他们发现了水在沙地的流动和沙地高低结构有关,并用自己的方法存贮了河道里的水,此外随着游戏的展开激发了幼儿之间的合作行为——协商挖纵横相间的河道,每个幼儿都沉浸在挖河道游戏的快乐中。

陈菲菲老师表示玩沙玩水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来说有着不同的教育价值,案例中幼儿以沙、水为载体,以问题为驱动,引发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和实践来解决问题。教师作为旁观者,适时以问激疑,让幼儿凭自己的力量寻求答案,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积累对事物的认知和经验,使幼儿发现自我价值,体验成功或失败,既增强了自信心和游戏兴趣,又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展了专注、坚持等学习品质,重构了自我经验。

高倩倩老师:玩沙可以带给幼儿更多与自然连接的机会,给予幼儿感官上丰富的刺激和奇妙的体验,他们肆意地游戏,在游戏中放松身心、愉悦心情。这段时间,幼儿从初次探索沙的秘密到结合生活经验玩沙,还自发生成了“动物小岛乐园”的主题游戏。整个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和探究性,通过寻找多元化的材料来丰富游戏体验,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他们自由自主,在探究、试错、重复等行为中主导着属于自己的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我始终追随幼儿的兴趣,当他们不断发现问题时,及时对问题进行价值判断,选取有益的问题支持探究。一个个游戏中的问题都成为了孩子开启下一阶段探索的钥匙。

朱佳瑜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支持幼儿进行玩水探究活动,孩子们为了共同的“水上乐园”游戏心愿,分成各个项目小组。通过“计划—实施—反思—再实施”,一段时间的玩水游戏使材料的使用更具持续性、游戏更具自主性、学习更有深度。

吴蒙娇老师:游戏中的孩子充满着魅力,精彩无限。他们在游戏中不断评估着自己的游戏水平,尝试参与适宜的游戏,大胆挑战有难度的游戏,游戏中的他们会遵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不断进步。幼儿自主游戏、自主探究,生成了精彩纷呈的沙水游戏曾经,我总是高高在上地评估游戏中的孩子,带着预设的目的去观察孩子,然而,那时的我错过了多少关于孩子、关于孩子的游戏的精彩。

在孔思旻老师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到造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们经历了发现问题、有商有量、分工明确、互相合作、解决问题。群体性的知识建构,在共同的目标下,团队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让我们看到了儿童自身的力量,让我们更加坚信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张沁芸老师:在玩水的过程中,一个水龙头引发了孩子们对于水的力量的探索。水可以把什么冲下去呢,海洋球?玩具?雨花石?为什么有的能被冲下水道有的不能?他们滑下去的速度也各有不同。孩子们对于低结构材料的创新玩法体现了了对于周围事物和科学的兴趣和探索力。

活动最后,梁芳老师总结到:在通过一次次的观察、追随幼儿游戏后,我们将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过程与课程路径相互融合、相互支撑,从而促进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我们的沙水游戏还在继续,相信我们的孩子是有能力的、会沟通的学习者,期待孩子们给我们带来更多令人惊喜的“哇时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会一如既往,在自主游戏的探索之路上,师幼一起努力共同成长。每一次教研都有不同的收获,共思、共研、共享,相互交流,共同提升。基于儿童立场,回归幼儿生活,追随幼儿兴趣,最大化地体现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让师生在游戏中共生共长!

 

da8cb04fff864f9f82afd3a06a1c5bc0.jpg

 


 

【打印正文】